一、田塊選擇與準備
養蝦稻田要求靠近水源,水量充足,水質無污染,進排水方便。稻田養殖區最好集中連片,每區面積5—20畝之間,在田塊的一端開挖暫養池,池長以田寬度為限,池寬8—10m,深1.2—1.5m;田塊四周開挖環溝,寬3—5m,深l—1.2m;較大的田塊開幾條田間溝,寬2—3米,深0.8—lm。挖土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15%左右,所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固田埂、堆圩,并同時建好進排水涵閘。放養前用生石灰加茶籽餅對池、溝進行消毒,每畝用生石灰 75kg加茶籽餅25kg,溶化、浸泡后兌水潑灑。
二、水稻栽培
選擇莖桿堅挺、面肥力強、不易倒伏、病蟲害少、穗大粒多、稻米品
質好的高產品種,如徐優、泗優、鹽粳、武育粳等品種。一般在“立夏”后播種,6月上旬進行秧苗移栽,采取條栽與邊行密植相結合、淺水栽插的方法,有條件的可實行機械拋秧。每畝基本苗保持在12萬株左右。在栽插前用藥物對秧苗進行一次殺蟲防病。
三、蝦種放養
蝦種放養在秧苗活棵以后進行。放前在溝中每畝施畜禽糞肥800—1000kg,以培肥水質,同時移植輪時黑藻、馬蘭眼子萊、水花生等水生植物,要求占蝦溝面積l/2—2/3。蝦種放養有三種:①放抱卵蝦。在天然水域收集6cm以上的抱卵親蝦,畝放0.5—lkg。②放蝦種。主要是上年養殖未達上市規格暫養起來的幼蝦,規格2—3cm,畝放1.5萬—2萬尾。②放蝦苗。當年繁殖的蝦苗,規格l—1.5Cm,要求規格整齊,畝放2萬—3萬尾。一般選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,沿暫養池、環溝四周多點投放,使蝦種在溝內分布均勻。為充分利用水域空間,還可適當放一些鰱、鳙魚夏花,畝放20—100尾。
四、飼養管理
1.餌 根據蝦的生長情況,及時科學投喂餌料,人工餌料按動物性(小魚、螺規蚌肉等)占40%,植物性(麩皮、麥面、餅粕等)占60%,每天投喂l—2次,以傍晚投喂為主,沿蝦溝四周淺水處散灑和定點相結合投喂,日投餌量占在田蝦體重的5%—8%靈活掌握。
2.水 蝦苗放養初期保持稻田水深5—10Cm,隨后逐步加深。8、9月高溫季節堅持每5—10天換1次水,每次換水l/3;發現蝦有異常情況時,應及時加水或換水。
3.防逃 做好防汛、防臺風工作,嚴防大雨沖垮田埂或漫田逃蝦。
4.防病害 進排水口要用密網封好,發現敵害要及時捕捉清除。對暫養池和環溝要定期用生石灰潑灑,用量為20ppm,可預防蝦病、增加蝦必須的鈣元素。養蝦稻田用農藥要特別慎重,禁用有機磷類藥物。
五、捕撈
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捕撈,從10月份開始,定期用蝦籠、地籠、蝦拖網將規格達到4cm的大蝦捕起來,留下的小規格蝦原溝繼續進行飼養,堅持定期投餌,加強冬季管理,待來年3月份開始進行強化飼養,到5—6月全部達到4cm以上,再捕出上市。